編者按:鹽城是一片始終浸潤紅色基因的土地,也一直是一座承載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的城市。在鹽阜大地,時時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設的身影,處處涌動著老百姓的濃濃擁軍情,全市黨政軍民攜手并肩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用魚水真情筑起了一座座歷史豐碑。鹽城已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當前全市已經掀起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的新熱潮。自今日起,本報推出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系列報道,全面展示我市在雙擁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感人故事。
“進度還是要抓緊,質量一點不能放松,盡量減少修路對村民出行的影響?!?月14日上午8時,鹽都區張莊街道倉頭村黨委書記顧建中像往常一樣來到村里,熱情地和村民打招呼,然后到村委了解村主干道東倉路修復進展情況。
半年前,從部隊退伍后一直從事涂裝設備工作的顧建中,作為全市首批退役士兵“村(社區)干部培養選聘千人計劃”中的一員,被鹽都區張莊街道選拔聘用為倉頭村黨委書記助理。到了村里工作后,他扎根基層一線,深入了解民情,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帶領大家增收致富,真正把“戰斗力”轉化為“生產力”。如今,倉頭村村容村貌和群眾生活條件都有了新變化,顧建中也從村黨委書記助理升任村黨委書記。
“能被選聘上是組織對我的一種肯定,現在崗位穩定、工作安心。我要繼續發揚在部隊攻堅克難、敢于勝利的好作風,在這個崗位上不斷干出新成績,讓倉頭村的‘幸福路’越走越寬闊?!闭f到未來的工作,顧建中信心滿滿。
退役士兵擔任村書記,是我市做好雙擁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兵源大市,我市每年接收的退役士兵很多面臨再就業問題。為進一步拓寬退役士兵就業渠道,2017年,我市實施了選聘退役士兵到基層任職“千人計劃”,按照“自愿報名與資格審核、量化積分與自主選崗、組織決定、公示與組織體檢、辦理聘用手續”的步驟,1688名優秀退役士兵走上城鄉社區崗位任職,既充實基層干部隊伍、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培養選拔一批群眾致富“帶頭人”,還為廣大退役士兵施展個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更好舞臺,更有利于加強和支持國防建設。
“太感謝組織了,原本一家人還在為如何將孩子從常州轉回鹽城上學而發愁,沒想到的是,市雙擁辦一星期內就幫助我愛人辦妥了孩子的入學手續,都不用我們自己親自跑,真心為我們鹽城的雙擁辦點贊!”在常州某部隊的鹽城籍軍官金振偉說,孩子能夠上好的學校,解決了他的后顧之憂,讓他可以安心地在軍營工作。像金振偉這樣的家庭鹽城還有很多,在黨委政府的關心下,一批軍人子女就學問題得到解決。
為系統解決軍人“三后”問題,我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做好駐鹽部隊干部家屬子女就業就學及轉業干部就職工作的實施意見》《軍人子女入學積分辦法》等政策。2016年,市雙擁辦與人社局、教育局、財政局等部門建立了“鞏固后院”“扶持后代”的長效機制,確保做好軍屬隨調隨遷、安置就業、創業扶持、子女就學等工作,主動為廣大官兵排憂解難,溫暖了軍人軍屬的心田。
據了解,我市有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近6萬人,服務對象分布廣、訴求多、人群差異性大,對更好開展優撫安置的服務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我市始終注重高位推進雙擁優撫安置工作,2017年出臺《鹽城市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平臺建設年”實施意見》,通過全面建立縣(市、區)、鎮(街)、村(社區)雙擁服務網絡和平臺,推進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向基層、向縱深發展。并且,陸續出臺優撫安置對象黨員教育管理、免費游園、免費乘坐公交、水電氣補貼、免費體檢、部分“兩參”退役人員發放專項慰問金、失業轉業志愿兵(士官)發放生活困難補助、養老補貼等19個文件。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響應民政部關于做好新時期優撫安置工作的有關要求,完善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部分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在確保不低于國家標準的前提下,以所在設區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參照,按照省定比例計發。充分享受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的優待內容。對全市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發放家庭有線電視費、網絡寬帶費和生活用水、電、氣費等補貼每人每月55元,44672人享受每年不少于300元免費體檢一次。完善“兩參”退役人員慰問方法,向已領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且未享受定期生活補助的“兩參”退役人員發放專項慰問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