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恒情
特色大棚里果蔬豐收,帶動了致富,也振奮了精神;舊房改造兜底保障,屋里敞亮,農戶心里更敞亮;直播帶農貨生意紅火,增加了收入,也吸引了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各展所長……“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媒體記者分赴各地,喜看鄉村新變化,傾聽鄉親新期待。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近年來,從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再到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如今,鄉村的“硬件”和“軟件”同步升級,“環境美”“生活美”二者兼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正穩步推進,一幅令人欣喜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讓人感受到廣袤鄉村發展煥發的生機活力。
沿著振興路,感受農業農村的日新月異?!班l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编l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今天的鄉村,教育、住房有保障,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郵、通客車、通光纖4G網絡,基本醫療、養老保險也基本全覆蓋;今天的鄉村,95%以上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生活垃圾實現收運處理的村莊超過了90%……農村民生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根基。
沿著振興路,看見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在山東西海岸新區,開設農村扶貧公益崗位472個,貧困群眾“干上公益崗,生活變了樣”;在內蒙古興安盟,返鄉大學生和村里的姐妹們“直播帶農貨,富了一方人”;在江西定南縣,120多家數據線生產車間帶動就業近4000人,“穩定拿工資,還能照顧家,幸福感滿滿”……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預計超過1.25萬元,同比增長16.5%以上。特色產業越做越大,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沿著振興路,聆聽共同富裕的時代和音?!叭娼ǔ尚】瞪鐣?,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睂崿F共同富裕的底氣來自于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也來自于鄉村振興的落地見效。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我們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國,是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讓發展的陽光照進每個人的生活,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走上振興路,邁向新未來。放眼神州大地,從黃土高坡到西南邊陲,從秦嶺深處到大別山區,一批批特色產業拔節成長,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匯聚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沿著振興之路看廣袤鄉村,腳下是奔騰向前的時代洪流,心中激蕩著奮進新征程的力量。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團結奮斗、共同奮斗、接續奮斗,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我們一定能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丁恒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