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進小區請出示一下你的健康碼,行程碼,戴好口罩,保 護好自己?!本渚潢P懷暖人心,聲聲囑咐情意長。 3月18 日一大早,在大豐區大中街道金豐小區南大門卡口值守點,志愿者呂陽杰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章,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引導出入居民做好掃碼、測體溫、消毒、登記等工作。
“接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通知后,我就志愿過來幫忙了,和天天堅持在這里的社區工作人員相比,這根本不算什么?!眳侮柦苷f。像呂陽杰這樣的志愿 者,在大中街道 26 個社區中就有 200 多名。
交通卡囗值守
進入3 月份以來,隨著新一輪疫情在不少地方相繼出現后,疫情 輸入的傳播風險在不斷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形勢也異常嚴峻。面對挑 戰,大中街道 20村和26個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響應鹽城市和大豐區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精神,組織近 200多名志愿者進 村進社區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傳、政策解讀、調查摸底、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
在3月15日開始的“48小時敲門行動”中,200多名志愿者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逐家逐戶上門工作。經過兩天兩夜的摸排、登記、審核,迅速摸清了從中高風險 地區來豐人員的信息數據。
義務張貼公告
“同德村屬于城中村,年人和流動人口居多,人員成分較為復雜,疫情防控面臨人手緊張問題。有了志愿者給力相助,我們經過48小時登門行動后,核查線索數據準確可靠,并做到了日結清零,心中有數?!贝妩h委書記陳祥林說。
在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的一次次敲門聲中,全街道居民的“第三針”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從3月15日開始,大中藝緣關愛文化志愿隊的50多名志愿者們,迅速投身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她們在隊長的帶領下,變身“鐵腳板”,紛紛來到小區值守卡點和交通十字路口,向過往的行人和市 民現場解釋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督促和勸解行人戴好口罩并做好個人防護。17日這天,天下著大雨,50 多名志愿者無一人離崗,始終堅守現場值守,獲得廣大市民的一致稱贊。 居家隔離期間,如何解決一日三餐成了不少居家隔離人員最頭疼的問題,而且物資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按時按需購買并提供配送服務成了志愿者們急需為他們解決的事情。為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生活保障,街道各社區文明實踐站采取“線上溝通、線下跑腿”的服務方式,要求所有志愿者化身“代購員”,幫助提供采購、發放物資、代取快遞等服務。同時,每天詢問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情況,囑咐他們做好防控措施,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化解疏導情緒,對他們進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持。
登門入戶做核酸
“戴口罩,勤洗手,安全距離一米線”“少出門、多運動,增強 免疫是關鍵”……在恒南村的“村通”大喇叭里不斷循環播放著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順口溜。據村黨總支書記吳紅云介紹:“為擴大疫情防控宣傳的知曉率與覆蓋面,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為我們編寫了這首疫情防控順口溜,讓村民們更易入耳入腦入心”。
街頭免費送囗罩
疫情防控不松懈,支援服務不打烊,正是有了這無數志愿者的默 默守護,才能讓華燈初上的萬家燈火更加璀璨。 (盧春桃 方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