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步鳳鎮,兩個年輕人正挑戰種植5000畝小麥;在鹽都區郭猛鎮,小小微動力污水處理站解決了全村人的污水處理問題,還村民清澈河流、整潔村落;在阜寧縣羊寨鎮,4位駐村第一書記凝成合力,迎來重點項目落地,實現富民強村……
此刻,田間地頭正在上演的一個個故事,生動呈現了鹽阜大地鄉村振興帶來的喜人變化。
麥田中建了“停機坪”
兩個人種5000畝小麥,能實現嗎?
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步鳳鎮,有兩個年輕人正在為此努力。
△步鳳鎮“無人農場”的停機坪
5月5日下午,步鳳鎮江蘇銀寶高新農業有限公司無人農場的麥田里,伴隨著一陣馬達的轟鳴聲,裝載著農藥的植保無人機在“職業農民”韋業的遙控下,沿著麥田往返飛行,實施小麥“一噴三防”作業。
“我以前做計算機,韋業做財險?!蓖橹茜髡f,“現在我倆每天研究的是怎么把小麥種好?!?/p>
怎么種?田里田外暗藏“玄機”?!澳憧匆姷氖瞧秸B片的麥田,其實麥田下面還埋著高科技?!敝茜鹘忉?,比如麥田兩側每隔一段距離都有無人機停機坪,每個停機坪都能通過太陽能蓄電,對應的兩個停機坪之間,連接的智能管網深埋在土里,可以精準控制灌排。麥田四周更是安裝了環境感知系統,輔助小型無人機完成日常苗情、草情、蟲情的巡視。
這些信息每天都會匯總到農業專家的手機里,專家根據這些采集的信息,給韋業和周琪下達當天的“務農任務”。
效率到底怎么樣?“就以噴灑農藥為例,一個熟練工一天最多噴灑10畝地,但是無人機均勻噴灑500畝只需3個小時?!敝茜髡f,“周圍的農戶都嘖嘖稱奇,有的甚至還想請我們幫忙?!?/p>
△植保無人機準備起飛
無人農場是鹽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
農穩糧安,民之根本。鹽城是農業大市,要以占全國0.66%的耕地,種出約占全國1.1%的糧食,保供責任重逾千鈞。打造配套全、效益高、生態優的高標準農田意義深遠。
從“地塊零星分散”到“土地成框連片”,從“灌溉不便”到“智能灌溉”……近年來,鹽城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上個月,在省標準的基礎上,鹽城結合實際,出臺《鹽城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提出“農田連片平整、灌排設施配套、耕地質量優良、田間道路通暢、農田生態良好、智能程度較高、生產方式先進、綜合效益持續”八條標準,堅持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建設,把標準化建設的思想落實到規劃設計中,促進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相適應。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50.9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3.3%。
污水處理站成了風景
在鹽都區郭猛鎮護西村,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廁令人側目,占地不大卻干凈整潔,白墻黛瓦自然融入周圍的民居。不遠處,一條小河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河坡綠草茵茵,干凈的水流從出水口嘩嘩地流出。
△護西村的微動力污水處理站
污水就近處理,直接排放入河,這在以前,護西村村民想都不敢想?!按蠹抑皼]有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的習慣,我們護西村離城鎮遠,單獨修建污水管網不劃算?!弊o西村黨總支書記蔣美祥解釋。
眼看周圍村子人居環境越來越好,護西人坐不住了。村里決定發動大家改旱廁、修公廁,再將污水管網連到各家各戶。這些污水收集后不用“長途跋涉”送到污水處理廠,護西村直接在村里修建了幾座微動力污水處理站。
眼前這座微動力污水處理站,說是“站”卻是連房子也沒有,更像一個景觀帶,連接著公廁、小河。村里各家生活污水收集后,匯聚到處理站的地下窨井中,用常規AO工藝,逐級處理后滲入地面一長方形地塊中,這里種植各種水生植物,通過控制停留時間,達到進一步凈化的目的,最終變成清水,并達到排放標準。
△新民村給每戶集中安裝了晾衣架
改造廁所、治理污水、提升環境,“灰頭土臉”的農村變成了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土里刨食”的農民也變成了春風滿面的新居民。
70歲的商鳳蘭走路精神抖擻、待人熱情大方,臉上也看不出太多歲月的痕跡。她家住在潘黃街道新民村,寬敞明亮的小樓、干凈整潔的院子、生機盎然的菜園,晚年生活愜意自如,出門朝北走兩步是村民廣場,晚上看電影跳廣場舞,熱鬧非凡,朝西走三分鐘,白天在現代大棚里除草栽苗,“土地”離地面一米多高,站著干活腰腿都有勁?!斑@個班上得舒服,活不重,還有人聊天,老伴在家做飯,我中午回家吃個飯就能睡覺?!?/p>
△商鳳蘭正在家門口的現代大棚內松土
放眼鹽城全域,鄉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生活垃圾及時收運、衛生戶廁逐漸普及、生活污水集中治理、村容村貌持續提升、管護機制健全長效、農民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現在的美麗鄉村不僅承載了游子的鄉愁,更是讓農旅鄉村游受到大家的追捧,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鄉村,盡情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田園之樂。
△新民村為村民集中規劃的小菜園
“富民強村”的幫促隊
“果園有任何問題都能來找我反饋!”徐廣法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鄭書記,鄭書記就握著他的手對他囑咐。
52歲的徐廣法是阜寧縣羊寨鎮世明村的一位老果農,園子里種著200棵蘋果樹,一年到頭兩口子吃住都在果園里,就盼著成熟后,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采摘?!爸按謇镉卸温凡煌〞?,我們反映上去后,很快就修成了水泥路,游客小轎車能直接開到我們果園門口?!?/p>
△徐廣法的蘋果樹剛結出小果
去年4月,世明村駐村第一書記鄭永山剛到村里,就和世明村黨總支書記王園園一起,走訪了村里835戶居民,做調查、摸家底。
鄭永山摸排后發現世明村因地處黃河故道,以前叫果林村,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種果樹,后來因效益不好,很多果樹陸陸續續被扒掉。然而黃河故道沙土松軟,適合長果樹卻不太適合種糧食,出路在哪里?鄭永山上了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7月,在市委駐阜寧縣富民強村幫促工作隊全力“撮合”下,外口、孔蘇、蘇水、世明等4個幫促村組成合力,與江蘇銀寶大地禾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簽下合作協議,羊寨鎮首個為現代化連鎖農場提供烘干、倉貯、曬場等配套服務的基地正式落戶。
“把4個幫促村的資金集中起來辦項目,充分提高幫促資金使用效率,各村每年按投資額比例獲取不低于8%的投資分紅,同時帶動周邊農民務工、就業、增收?!编嵱郎浇榻B,“這個項目不光富民增收,還能促進糧食穩產增效?!?/p>
去年,鹽城從市直機關選派42名隊員組建市委駐阜寧、射陽縣富民強村幫促工作隊,重點幫促兩地35個村。一年來,這些“吃住在鎮、工作在村”駐村第一書記們因地制宜、各顯神通,逐漸摸索出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子。
射陽縣千秋鎮竹節居委會駐村第一書記季微微,在本村可流轉土地有限的情況下,另辟蹊徑,在濱??h陳濤鎮流轉500畝土地,啟動射陽第一個縣外“飛地”村級集體農場;海河鎮川彭村駐村第一書記于宇,遵循村里養殖黑山羊的傳統,利用科技幫促,與市農科院合作,成立川彭黑山羊養殖中心,摸索最優肉料比與最佳上市時間,有效規避市場價格波動;海河鎮同豐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永紅,主動爭取后方單位支持,在市直教育系統創造性開展消費幫促活動,將村里的農產品帶到城里銷售,銷售總額達230萬元。
初夏時節,萬物并秀、生機無限。站在新起點上,俯瞰鹽阜大地,1.7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平原上,新一輪鄉村振興的熱潮正在全面興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