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回信,勉勵廣大文博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為發展文博事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眹也┪镳^110年的歷史,是傳承文明薪火、賡續精神血脈、彰顯文化自信的歷史,是見證民族振興、國家強盛、文明重光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和期許的回信,為推動文博事業發展進一步指明前行方向和路徑,鼓舞和激勵我們創新傳承、活化利用,在與文物“對話”中汲取精神滋養,賡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讓中華文明之光燭照偉大復興征程。
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廣袤大地上生生不息、繁衍壯大,把火熱的生產生活實踐鐫刻成歷史、積淀成文明。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到國家博物館來看中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歷史之中國、發展之中國、奮斗之中國。中國國家博物館擁有143萬余件藏品,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證的重要收藏展示平臺。記載古代歷史的竹簡木牘,歷經千年滄桑的秦磚漢瓦,精美絕倫的敦煌壁畫,工藝精湛的陶瓷器皿……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是見證歷史的文化遺存,講述著一個個中華文明的精彩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汲取文化滋養、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博事業發展,積極推動文物活化利用,博物館數量穩步上升,文博活動精彩紛呈,2021年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從《如果國寶會說話》《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熱播,到故宮文創產品的走紅,再到云端博物館的蓬勃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薪火相傳,豐富了億萬國民的精神滋養,喚起大家根植于內心的文化自信。
賡續中華文脈、賦能復興事業。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燦若星河、綿延閃耀,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深厚底氣。這就要求我們更好地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播、文明傳承、文明交流互鑒方面的獨特優勢,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構筑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增進人民群眾深沉的國家、民族文化認同,并在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激蕩起雄渾豪邁的中國精神、澎湃昂揚的中國力量,為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