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入汛時間早,暴雨過程多,局地災害重。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各地各部門提前做好各種應急準備,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迅速組織力量搶險救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每年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我國的防汛關鍵期。強降雨過程多,雨區高度重疊;超警河流多,珠江流域汛情重;工程險情多,暴雨過程多,局地災害重——今年入汛以來,雨情、汛情、災情“三多三重”,牽動著社會各方的心。眾志成城筑牢防汛抗洪堅固堤壩,全力以赴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盡最大努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把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限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恢宏壯歌在防汛抗洪一線唱響。
堅守初心,筑牢防汛抗洪“思想堤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全力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蔽覈鴺O端天氣常見、自然災害多發,黨和政府向來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視防災減災、抗災救災工作。思想認識越重視,行動越主動;為民理念越牢靠,措施越扎實有力。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七成多,因洪澇災害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23.9萬人次,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了妥善保障。增強風險意識、極限思維,以更加有力有效舉措守牢安全度汛底線,正是守初心、踐使命的生動實踐。
未雨綢繆,筑牢防汛防洪“責任堤壩”。早防才能減輕和抵御危害、嚴防才能減少和規避損失,落實落細各方責任始終是打贏防汛救災硬仗的重中之重。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于汛前公布了2288名全國防汛抗旱的行政責任人,夯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進一步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防汛包保責任機制。防汛責任要突出“實”、預警研判要突出“準”、轉移避險要突出“早”、 搶險救援要突出“快”、救災救助要突出“細”……聚焦強化江河洪水的防御、山洪地質災害的防范、水庫的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等重點工作、重點流域,狠抓防汛救災責任措施落實和隱患排查整改,以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構筑堅固責任屏障。
聞汛而動,筑牢防汛抗洪“生命堤壩”。防汛既是大戰也是大考。每年汛期發生洪澇災害,都會給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防汛抗災從來都是汛期“頭等大事”,也是對宗旨理念、作風能力的檢閱和考驗。各級黨政、職能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牢牢把握防汛抗洪主動權;黨員干部、消防官兵等聞汛而動、挺身而出,打硬仗、打惡仗;廣大群眾守望相助、風雨同舟,譜寫了一曲曲令人蕩氣回腸的抗洪贊歌,也在一次次防汛搶險救災實戰中積累了經驗,提升了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了越來越科學、嚴密、完善的預警應對機制。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迎戰今年“七下八上”防汛抗洪、搶險救災關鍵期,盡最大努力護佑人民生命、保衛群眾家園,我們一定能夠縛住洪魔、交出一份群眾滿意的初心考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