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江蘇書展上,東臺海春書局榮獲“2022年江蘇最美書店”稱號。據悉,今年全省共推評出9家最美書店,引領時尚生活的文化潮流,成就現代城市的文化地標。
一座城市的書店,不僅展示著城市獨特的氣質,也讓忙碌的人們有一處心靈棲息地,在這里可買書看書,可觀影休閑……這些年,我市實體書店正在轉變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體驗式閱讀服務在滿足人們豐富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讓書店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獨具品質的閱讀空間
墨香彌漫,琴聲悠揚。走進東臺海春書局,錯落的書名墻前,立著一尊“思想者”雕塑,5000平方米的空間里,各類經典著作和最新出版物有十三萬余冊。
書局時尚典雅極具現代感,處處透露著新興書店的空間美學。精心打造的閱讀長廊、紅色教育展示館、擺渡船讀書會、海春大講堂等十余處特色板塊,令讀者流連忘返。尤其是紅色教育展覽館,以報紙的形式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擺脫苦難,走向富強的奮斗歷程。溫馨的閱讀氛圍,豐富的文化體驗,讓海春書局成為東臺市青少年成長的第三空間,城市文化的交流平臺,百姓生活的精神家園。
和所有復合式書店一樣,卯酉書局不單單是賣書,而是以“書店+”的模式,引領著城市新的文化消費。卯酉書局位于大豐區,2021年3月正式對外營業,因坐落在大豐卯酉河邊,得名卯酉書局。書局面積約6000平方米,是集閱讀學習、展示交友、休閑聚會、創意生活于一體的復合式文化體驗消費空間。書局內獨具特色的設計,呈現天一閣、塞爾蘇斯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等閱讀場景,對照十二地支,精心設置不同的閱讀空間,為熱愛讀書、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們帶來了一片新天地。
城市文脈的書香延續
7月2日,我市“言+買”書匯作為特色書店受邀參加第十二屆江蘇書展。范國強、范敬中、范永飛、李堯、陸玉芹等范仲淹研究學者以“言”讀古韻為主題,以“鹽城文脈”展示作品《范公堤》為書媒,線上線下互動,共話范仲淹,共敘蘇鹽情。
今年以來,圍繞鹽城本土文化,“言+買”書匯開展了多場網絡直播、線上閱讀、名人座談等活動,覆蓋各類閱讀群體。網絡時代的實體書店,不再簡單追求圖書規模,更在于營造獨具個性的文化空間。畢竟,圖書銷售的功能,可以騰挪至網上,而文化交流的空間角色,是互聯網無法替代的。
作為2022全國“年度最美書店”,“言+買”書匯以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為導向,設置了鹽城文脈展廳、階梯活動空間、初心書屋等六大主題空間,網羅豐富的文化資源,引領閱讀風尚,成為我市最亮眼的文化IP之一。
其中鹽城文脈展廳,收藏有關鹽城書籍22類,450余冊,涵蓋《紅色鹽城百年記》《生死兄弟》《少年陸秀夫》《范公堤》《草房子》《北上?!贰渡鬃语w來了》等鹽城黨史、文化名人、自然風光方面,傳承鹽城千年文脈,共筑城市文化繁榮。
鹽風韓韻的文化交流
都市靜謐處,有暖燈初上,書香綿長。中韓文化客廳城市書房位于中韓鹽城產業園內,形似汽車的建筑外觀引人入勝,給周圍高度工業化的街區里,帶來別樣的藝術氣息。
7月,韓風文化月活動在這里啟動,中國海鹽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攝影展在二樓展出。我市鹽文化博大精深,一幅幅歷史文物攝影作品,集中展示了中國海鹽文化的優秀成果和時代風采。同時展出的還有“墨香連心——中韓當代書畫家作品展”,作品風格各異,或濃墨重彩古樸剛勁,或行云流水氣勢恢宏,充分展現中韓兩國人文風情。
前來參展的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更感受濃郁書香,這個嵌入產業園區街頭的公共閱讀空間不經意間變身網紅打卡點,不僅成為城市文化地標,更搭建了鹽城中韓文化交流的新空間。
6月25日上午,中韓文化客廳城市書房內不斷傳來陣陣掌聲,以“鹽風韓韻”為主題的中韓青年交流活動正在進行,部分韓國研修生和我市“名校優生”代表共30人齊聚一堂,互動分享鹽城和韓國不同的風土人情。
中韓文化客廳城市書房負責人陳詩偉介紹,城市書房共有各類優質書籍10萬余冊,匯集了國內外150多家出版社的出版作品。這里有鹽城設立的首家“外國專家書屋”,可以讓外國專家更好地了解中國、認識鹽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
請輸入驗證碼